- Jul 19 Thu 2007 09:27
黑心到了極點
唉~~
黑心來黑心去,最黑心的是媒體。
- Jul 12 Thu 2007 14:26
倪匡的科幻小說(別人書評)
- Jul 12 Thu 2007 09:37
python 是 glue language
俗稱巨蟒的 python 語言,在一般世人的認知中,這一類 script 都是屬於 glue language。
只是拿來連接各種元件。
- Jul 12 Thu 2007 09:18
一 demo 就出包了
昨晚(7/11),終於到了要交作業的時候,辛苦了很久的程式要demo給助教看,
連續兩天都弄到很晚,做好的程式,一開始給助教看,就發生
- Jul 11 Wed 2007 03:20
python 的 list
python 的 list 有支援 remove
會讓人很直覺的,想要在 for x in list 裡,把符合的東西清光。
- Jul 11 Wed 2007 03:15
blue period
總是到了 blue period,特別多的話想講。 以前會在 BBS 說說話,一說就是一大篇,現在則是在 MSN 上換暱稱。 但是暱稱的長度有限。真要找一個地方,可能就是 blog。 在國中之前,我以為我是聰明的人。高中時被打擊過後,就不敢再想這個問題。 會重啟這個議題,原因來自於我最近睡眠不足。 仔細想想,如果把努力的時間當分母,考試成績當分子,我得到的分數,其實很低。 所以以前認為成績好就代表聰明的錯誤印象,現在是徹底打破。 我成績好,是因為我花很多時間在維護成績好這件事。我犧牲了其他的事。 用流行的「80/20」法則,來計算不同的行為模式下,可獲得效益有何差別。 大部份的人,花了80%的時間,獲得20%效益,而剩下的80%的效益,來自剩下的20%的 時間。 而我是80%的時間,去獲得80%的效益,20%的時間去獲得20%的效益。 換句話說,就是苦命實幹,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人。 大部份人的效益是 0.2/0.8 + 0.8/0.2 = 0.25 + 4 = 4.25 而我的效益是 0.8/0.8 + 0.2/0.2 = 1 + 1 = 2 所以從這數字上來看效益,我是比一般人還要笨一倍以上的。 一般人一個小時就可得到 425% 的效益,而我二個小時還得不到。 結論:我是個笨蛋
- Jul 06 Fri 2007 16:39
python 的 dictionary 與 list
list 是用中括號括起來的一組資料,有 index 沒有 key。可以在 iteration 的時候使用 remove 移除其中元素。
dict 是用大括號括起來的一組資料,也可以用 dict()來生成,要給 key ,也會有 index,不可以在 iteration 的時候把元素移除。若要移除元素,只能用 del 這個statement。
- Jul 06 Fri 2007 15:37
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看法
有些老師總是會有出人意外的句子。
中正廟改名事件,鍾老師說過以下的話表達對於新的名字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