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爾眼中的華碩
從「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書中,看到一個故事跟我們台灣有關的,特別有感觸,記錄整理心得如下。
## 戴爾的眼光
我剛查了一下,戴爾在 2015、2016 仍是全球前三名市占率的筆電廠商,應該大家都還知道戴爾電腦。而書中所言的是,戴爾之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個人電腦製造商,它成功的一項原因是因為華碩。
在 90 年代,戴爾推出低價電腦,使用郵購或網路銷售,另外,利用整合生產線模組化的功力,讓組裝能在 48 小時內,完成並出貨,因此獲利率提高。
其中,華碩是戴爾的電路板供應商,提供簡單可靠且價格比戴爾自己做還便宜的電路板。後來,華碩提議,請戴爾將電腦主機板也讓華碩生產,成本可以下降。經過戴爾的分析師研究,不只是生產成本可以下降,連公司在主機板相關的生產資產也可以從損益表中刪除。在財務指標中,淨資產報酬是一個常見指標,計算方法是公司的淨利潤除以淨資產。要增加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增加分子,也就是增加淨利潤,這比較難,因為這需要賣掉更多產品,而減少分母,也就是淨資產減少比較容易,只要透過外包就可以做到。淨資產報酬率高,代表公司資產運用的效能高,當然投資者會喜歡這數字。因此,華碩的提議,戴爾接受了。
後來,華碩又提議,組裝電腦也讓華碩來做。同樣道理,其分析師也認為非常好,因為華碩做越多,戴爾的資產就可以降越低,戴爾的淨資產報酬率就越高。後來整個個人電腦業務都外包了,只剩下品牌名,戴爾的淨資產報酬率變得超級高,資產只剩下消費者服務部分。
到了 2005 年,華碩決定用自己的品牌進軍美國市場,戴爾一直以為自己跟華碩合作是雙贏,在淨資產報酬率來看是這樣沒錯,但這樣的合作對戴爾的未來的影響卻沒辦法看見。為了追求報酬率,戴爾自己已經漸漸失去了重要能力。
## 心得
一個公司成長發展必然會需要一些指標來考量,但是每個指標只能代表一個狀況。追錯指標就會走錯方向,這裡只是分子與分母的差別而已。在面臨考量時,自己保有基本生存能力應該是比較重要的選項。在這例子中,台灣的華碩似乎是個反派,砍掉了戴爾電腦的一隻腳,但就商業上而言,好像也只是正常而已。反觀我們是不是有伸腳給人家砍的呢?
其實我比較有感觸的是在文化與知識上,長期依賴國外資訊如歐美日的我,近來還有韓與中,感覺也像是外包給別人一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