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背後的事,基本三層思考。
前一陣子因為吸管要不要禁吵了一次,結果目標物從禁不禁吸管演變成珍奶怎麼喝。
風頭過了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在爭辯的時候,常用的技巧是模糊焦點法、歸謬法,這次都可以看到,而這也就是吵不完的原因。
網路爭辨的第一層次不細講,觀察一下就會知道,
常見的是譏笑對方、亂開地圖砲之類的根本沒想要討論或說服的方法。
在第二層次上,模糊焦點法這次有著最簡單例子,當初公布出來的是從商店內用不提供塑膠吸管,
但是後來焦點被反對方轉移成通通不準用,再以一個例子證明吸管的不可替代性,喝珍奶,提出質問。
讓官方提出一個用湯匙的解法,然後反對方再利用這個解法追打。
這個過程中的使用的邏輯技巧是歸謬法,簡單來說,就是用一個例子推翻整個基礎假設。
在國中數學大家都有學到,所以會讓人一下子無法反擊。
但是其中的詭道是,「用特例打通例,用通例打特例」,也就是不論正的反的都能用,
乍看合理,但仔細一想這根本是張飛打岳飛。
以喝珍奶來說,是吸管應用的一個特例,用湯匙是喝珍奶的一個特例,
反對方的背後論點就是,如果用湯匙喝珍奶這招很不合理,喝珍奶不用吸管就是不合理,
禁吸管就是不合理,所以現在商店內不能用塑膠吸管這規定就是不合理。
用的是用特例打通例的應用。
大家看到這一定會以為我是贊成禁吸管,請先等等,我最後再說我的立場。
接下來我們換看贊成方的方法。
贊成方的模糊焦點法的邏輯推演是採用不禁吸管,就是不環保不愛地球。
一下子把道德高度與焦點從吸管、珍奶跳到道德這種廣泛的眾人之事。
「我如果做得到,你也做得到;你做不到是你沒有心;我是人 我不用吸管」是沒直接說出來的背後話語。
這是一個用通例打特例的應用。
這裡用到歸謬法的邏輯是
「你說很多人做不到,但是我就找到一些人做得到來反駁你,所以做不到是不合理的」。
第三層次叫做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你,我會怎麼說服對方」。
從官方的角度來看,受眾的組成一向是政策推動、選舉相關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
真實的組成不會是二分、三分或多成分的均質體組成,所以現在多以意見光譜作為假設模型用以分析。
也就是說,雖然意見仍然是極左與極右兩個選項,但每個人可能是幾%贊成幾%反對地落在其中某個位置,
會因為討論、消息而變化心中贊成與反對的選擇機率。
整個群體在消息公布前與後的分布會類似照片 Histogram 的分布的改變,
推動政策時,一方面要儘可能影響多點人,但論點選擇錯誤則會把人激到反對方去。
因此,討論、說服、選舉的論點選擇與範圍選擇與力度選擇都是技巧。
以通用情況來說,由贊成到反對的光譜,會有以下五種典型。
一、絕對支持贊成,怎麼講也不會改
二、偏向贊成,有可能會被說服成反對。
三、可以贊成,也可以反對。
四、偏向反對,有可能會被說服成贊成。
五、絕對支持反對,怎麼講也不會改。
對於官方來說,就是要儘量增加贊成者的數量,
也就是增加第一、第二、第三群體的數量,降低第四、第五的數量。
對於官方而言,不用花力氣的群體是第一、第三、第五這三個群體,
首要的是說服第四群體縮小其數量與保住第二群體。
說服與推動政策不一樣的地方是,說服不會有實際反作用力,而推動政策有。
所以說服的傾向是開地圖砲,一次說服越多人越好。
而推動政策若是直接開地圖砲,則是直接自己被反作用力打死。所以傾向挑軟的吃、軟土深掘、蠶食心中最軟的一塊。
絕對不會直接就挑資料上海洋垃圾第一名或是第二名然後全面禁。
減塑是長期目標,這次挑的是吸管,而且是店內使用不提供吸管這一項來吸引炮火(在吸引炮火的同時最近有另一些法案通過或修正),
同時跟上歐盟政策與美國風向。且就範圍上是縮小再縮小,並且執行上、稽查上容易的店家。
店家有地理上的鉗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經濟上的鉗制(罰款、各項稽查)、道德上的鉗制(不敢秀下限)
因此,反對方其中一個論點就挑了「禁吸管達不到足夠效益,不合理,沒必要,所以這次禁吸管也不必要」
,並以此質問,但得不到回答。在這裡可以知道深一層的原因也可以知道為什麼沒人要回答的原因。
在店內使用不提供吸管,這樣的選題下,第三群體與第二群體的數量就會遠大於一次全禁的數量。
接下來幾個議題,也都是用類似方式操作。
先出個大題目,讓群眾之中的某些人開地圖砲反對,然後再解釋其作用範圍其實很小,
如此就有更多機會轉換可以接受不同意見的人。
贊成方這裡比較好舉例,例如官方提出的用湯匙喝珍奶,
或是網友許多環保材質,例如紙吸管、減塑吸管、甘蔗渣吸管、義大利管麵、空心菜等。
因為贊成方這邊是被反對方質問要提解法的一方,所以換位思考很容易。
反對方這裡因為立場屬於被動的關係,這次換位思考的範例數量上就少得多,這也是常態。
其實像找資料證明吸管不是主要污染,或說政府鉗制自由的說法,也算是換位思考。
寫這篇文章只是提供自己對於這次事件的看法,期待下次能看到其他人更精彩的討論文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