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五,機車快沒電了,看了看車表上的預估里程數,還有10公里,覺得應該還撐得到回家去換電池。回家也不過 5 公里而已。
結果騎在跨河大橋中間就沒電進入低電量模式,一開始滿緊張的,讓它慢慢滑行以通過交叉的車道,被不少的車輛刷卡而過。終於停在紅燈前想該怎麼辦,是下車推呢?還是用腳划呢?
當紅燈轉綠燈時,手不自覺地轉動油門,沒想到車子緩緩地動了,大概只有時速5公里,於是油門慢慢加催到底,車子大約以時速20左右往前移動。這時心裡覺得有救了。
回家前有看一下,滑下斜坡,小七充電站就到了。但這幾百公尺的慢速行程感覺過了30分鐘一樣久,到了斜坡,只要滑下去,小七就觸手可及。但是,不但有車來刷卡還佔我車道,下坡的動能用來剎車用掉了,催油門又還遇到紅燈。就差一個路口了。
最後過了路口,拿出電池,一開始還被充電站虧:「哎啊,差點就沒電了。你帳單要過期囉!」「現在沒有全滿的電池,先給你76%的電池讓你使用……」
換完電池之後心裡都安心了。但在騎回家的時候,想到低電量的催油方式會有安全疑慮。在低電量催油要催全油門才會動的很明顯。偵測低電量這個偵測下限的行為如果程式沒寫好,有可能一下進入低電量,一下又離開低電量,在低電量人自覺要催全油門,經過一個下坡又偵測到離開低電量,這時人又催全油門,應該就會爆衝了。不知道車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