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連看下來,這些人說話都不打草稿的。從最近的排到最老的。
我想應該還會持續增加中。因為yahoo新聞區改版,很多連結都失效。
我盡力去翻google的庫存頁面。要保留東西,還是要存影像檔比較好…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1001/4/2zpaa.html
科技大老:人才問題最迫切
工商時報【記者詹子嫻/台北報導】

政治決策影響產業甚巨,隨著總統大選時刻拉近,科技大老再出招,昨(30)日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及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代表台北市電腦公會和台灣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向總統候選人提出四大建言,分別包括確保兩岸和平、有效連結人才供給與需求、善用資通訊科技、提供企業自願採購潔淨能源電力的機制。

王振堂以台北市電腦公會(TCA)理事長身分表示,此次是繼2008年之後,二度代表科技產業向總統候選人發表建言,今年又加入新竹、台中、台南三大科學園區,總計750家會員廠商,而TCA代表4,000家廠商,相信有足夠代表性。

四大建言中,又以人才供需問題最迫切。王振堂表示,前次就曾提議本勞與外勞薪資制度應脫鉤,但現在的需求卻比4年前更強烈,企業找不到人,高級人才、工程師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電子資訊人才缺口1萬人,其中研發軟體對應求職者不到1個人,人才供給失衡將嚴重影響產業發展。

宣明智更直言,人力市場產業供需嚴重失調,但大家卻不太敢談外勞跟本勞脫勾問題,如果外勞是照新加坡等國家依市場價格取得,將有很大節省空間,有足夠的外勞,相信台商就會回流。

http://heaven.branda.to/~thinker/GinGin_CGI.py?func=show_id_doc&doc_id=458
剛才看到一篇新聞 科技大老:人才問題最迫切 ,其中提到

以人才供需問題最迫切。王振堂表示,前次就曾提議本勞與外勞薪資制度應脫鉤,
但現在的需求卻比4年前更強烈,企業找不到人,高級人才、工程師的需求更是迫
在眉睫,電子資訊人才缺口1萬人,其中研發軟體對應求職者不到1個人,人才供
給失衡將嚴重影響產業發展。

我不襟想到,你要找的是人才還是奴才? 本勞和外勞薪資脫鉤,說的應該是外勞不受本勞的最低工資限制。但如果因為本國找不到足夠的高級人才、工程師等,才想往外找,薪資應該高於最低工資才對,怎麼會和外勞薪資脫鉤? 難道台灣政府有限制本勞的最高工資?

另外

宣明智更直言,人力市場產業供需嚴重失調,但大家卻不太敢談外勞跟
本勞脫勾問題。如果外勞是照新加坡等國家依市場價格取得,將有很大節省空間,
有足夠的外勞,相信台商就會回流。

如果是因為在本國找不到高級人力才往外找。那價格應該不是問題才對啊,只要不高於本國人力不就可以接受嗎? 和外勞薪資脫鉤又有什麼關聯?

別再騙了「王振堂」,別再騙了「宣明智」。承認你們是要找的是奴才吧!! 不要再扣大帽子給台灣的「高級人才」和「工程師」了。 台灣工程師多的是,只是你們不會用、不知怎麼用、當奴才用、也不想給時間磨練,當然會不夠用。你們是因此才想往外找真正的奴才,節省開銷吧! 未曉駛船嫌溪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905/1/2y654.html
此連結無效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905/4/2y57d.html
此連結無效

中國時報【李宗祐/台北報導】

國內目前每年博士班畢業生超過三千七百人,較民國八十四年增加二倍多,出現人才供過於求的警訊!國科會副主委張清風認為,「國內生產博士已經太多,教育部核定增設博士班要注意產業需求。」

國科會統計,國內各大學九十八學年度博士畢業達三七○五人,較八十四學年度一○五三人,增加二六五二人,成長幅度高達二五一%。以去年為例,有三一一六人(含少數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者)向國科會申請博士後研究員,最後核定二四六二人。張清風說,「這個數字意味,台灣畢業的博士幾乎都是國科會在養!」

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原本僅排名前五%可以申請有博士後研究員加入研究團隊。九十七年和九十八年因應全球金融風暴引發高學歷失業潮,放寬前十%研究計畫都可申請博士後研究員,補助人數從九十六年九六五人,爆增到二三七○人,今年更增加到二五○一人。

隨著人數倍增,國科會預估,每年補助經費八.六三億元,明年會增加到十六.五億元。官員透露,近兩三年,國科會主委李羅權就到處找錢,協助各大學增聘博士後研究員,解決博士失業問題。

張清風說,國內每年「生產」三千多位博士,生命科學領域占七、八百人,以生物科技系為例,幾乎每所大學都有,但產業沒有跟著發展起來,研究生只能往研究單位或教職發展;上周他拜訪科學園區生技廠商,問是否聘博士員工,答案都是沒有。自然科學也有相同問題,國科會補助的博士後研究員,數理化等科系占比超過四十%。

國科會副主委陳正宏直言,「國內生產的博士太多了」,培育出來的人才找不到出路,只好依附在學校裡跟教授做研究,把大學當做人才儲備庫。「這個問題我們要跟教育部一起檢討,不能什麼大學都要設博士班,卻不想產業界到底需不需要這麼多博士!」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90500395.html
此連結無效
欠缺經費人才 科技部難行
2011-09-05 中國時報 【金傳春】
 學界因今年國科會計畫通過率創新低,及學術領袖發表人才宣言而憂心忡忡,前者迫使學者全盤審視國家科研經費規畫、分配與考核,後者疾呼引進國外高級人才多年,惜迄今原地踏步!明年成立科技部,但學界卻持保留態度。
 仔細分析,近年政府對人才漠不關心,且多數國家重大科技政策是少數人密室決策,甚少凝聚不同人才意見後而建立短、中、長程目標與前瞻規畫。學術科研攸關國家競爭力及未來發展,然未見成效的盲目投資是否應全盤檢討?台灣目前最大危機是政治凌駕科技專業,缺乏趕上先進國的志氣與遠見,致現已在亞洲四小龍敬陪末座。經國時代,因科技顧問李國鼎的熱心協助與高效率執行力,迅速落實學者有益民生的建議。如今既無海外學者的國建會建言,國內專家意見也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去年七月馬總統在院士會議中信誓旦旦宣示學術科技經費將成長七%,惜今年卻是個人型計畫經費零成長。國科會今暑宣布明年此型計畫經費將近百分之七的負成長,對阮囊羞澀的大學學術研究更是雪上加霜,學界反彈後,而今行政院又宣布將增四.二%,如此朝令夕改,正彰顯重大政策擬定及預算分配缺長遠規畫的隱憂。當亞洲各國群起重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育,循規蹈矩的納稅民眾豈容決策者蔑視科學教研?
 日本科技發展首重本國研發與生根,為亞洲科技大國;泰國因地利與歐洲多國合作,提供實驗室吸引國外一流學者來當地指導。新加坡在生物科技與麻省理工學院及杜克大學定期跨領域研討,搶國際優秀人才任教;香港崇尚國際化,研究生論文須達一定水準後才可口試,口試委員也請國外學者客觀評量。中國大陸的重點大學給予優秀人才住宿、高薪,更提供其國際合作舞台,海歸派學者科研經費甚達台灣十倍以上。台灣仍經費緊縮,僅院士享雄厚資源,但多和需披荊斬棘大學師生脫節,在此人才競爭的戰國時代未戰先敗。
 台灣有學術自由的優勢,然而人才為維繫國家命脈的重要資產,環伺亞洲諸國挖角下,人才危機與學術資源分配實為政府需正視的重大國安議題,因此誠摯建議:
 一、科技部對重大科技計畫優先順序應凝聚共識,採委員制,非少數人決定。
 二、行政院應整合教育部、科技部、經濟部、外交部、農委會、國防部等單位,而非兩手策略,減少大學的計畫通過率,又巧立名目而漠視人才培育。
 三、學界應團結,要求總統候選人正視高教與科技人才培育問題。
 (作者為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http://k-review.com.tw/2011/05/01/1000/
  台灣博士教育泡沫何時破滅 意見評論 05/01/2011
由美國運通小弟出身,亞都麗緻集團董事長嚴長壽先生日前在他新書發表會上,對台灣高等教育當前的發展有非常深刻而嚴峻的批判。嚴先生的一些觀點是「找大師到學校做短期的講座教授是作秀」、「爭取世界排名是沒有必要的虛榮」等等,過去在學界中也偶而會聽到類似的討論,但多半屬於在地下流傳的「耳語」。學界領袖的媚俗與對權勢的曲阿附勢早就形成了一個「共錯結構」,難以有所期待。因此,能否正面回應嚴先生對高等教育的批判,是對臺灣學界靈魂的一次考驗。

嚴先生的批判不僅每一項都點到了臺灣台灣高等教育的痛處,其中「台灣中間空掉了,沒有腳踏實地的基礎人力,許多碩博士卻變成駐家的宅男宅女,找不到未來。」更觸及到一個過去很少人討論,但對高等教育潛在的傷害至為深遠的課題:「博士培養人數過剩與就業市場的前景泡沬化」!其實這個問題不只發生在台灣,它同時也早己經在歐美學界中持續醱酵,例如去年年底,英國「經濟學人」就發表了一篇討論歐美學界博士製造過剩、供需失衡的文章。標題是 「免洗學術:為何念博士往往是浪費時間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Why doing a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這篇文章的中文版在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的部落格中揭露後,曾在研究生中引起廣泛的討論。

過去十年中,台灣大學生人數從六十八萬增加到一百零二萬,成長百分之五十。但同一時期,碩士班人數從八萬七干人增加到十八萬五干人,成長百分之一百二十六;而博士班人數從一萬六干人增加到三萬四干人,成長百分之一百一十三。在博士班中,科技類佔的比率從九十學年的百分之七十一降低到九十九學年的百分之六十八。顯示這段期間人文社會博士班學生人數的成長甚至高於科技類。

人文社會學科博士班學生的教職出路,早已從科技大學下修到高中。隨著少子化帶來科技大學的萎縮,整個系所的整併與裁撤更是時有所聞。學生踏入這個領域之前有沒有充份瞭解未來職場的前景?博士班除了專業之外,對修業年限、論文的要求、多元能力的訓練等等,有沒有考慮現實環境的限制與學生未來的需求而作適度的調整?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規劃與對博士班學生生涯發展的輔導,幾乎所有的大學都交了白卷!

另一個弔詭的現象是生物醫學領域博士班學生人數不成比例地增加。九十學年到九十九學年,科技類博士班人數從一萬一千人增加到兩萬三千人,成長百分之一百零三。但生物醫學領域的人數則從一千兩百人增加到三千八百人(包括中研院的四百人) ,成長幅度高達百分之兩百一十六。生醫領域博士生的成長是科技類的兩倍,是毫無道理甚或是近乎荒唐的事。生技產業過去十年其實仍然停留在夢幻般的空中樓台上,而未來的前景完全看不出有任何樂觀的預期。在這樣的客觀環境下,博士生的大幅增加完全是學界、政府與社會彼此吹噓哄騙的結果。

學界務虛不實的承諾(世界排名與生技產業) ,讓無能的政府與無知的社會信以為真,漫無章法地撤錢與擴充研究機構的軟硬体。接下來當然就是讓一群群「天真浪漫」的年青學子,步入這個貌似夢幻,而其實沒有太多內涵的博士訓練。老師心中掛念的只有實驗、論文與sci的點數。在很多老師眼裡,學生只是另一雙聽話的手而已。怎麼培養學術品味、知性與能力的提昇永遠無法成為博士教育的核心價值。

台灣博士教育的泡沫化代表的是一整個世代人才的荒廢,我們還容忍讓多少個世代的年青人繼續在這個泡沬中幻滅?

【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一○三期】2011.05.01

http://blog.udn.com/wonghc70/5582083
七月初台大季瑋珠和劉仁沛發表投書提醒國科會政策轉變使得一般研究資源大幅降低,將影響了大學的基礎研究發展。是時心生警惕,但是沒有特別擔心,就是自持個人的成績以及對國家學術發展規律的信賴,今年應該是豐收的一年。揭曉後驚訝地發現今年反倒是最慘澹的一年,所獲得的補助幾乎和初任大學教師時相同。

八月初,周成功教授為文,責難學界的領袖們沒有仗義導正資源錯置對於國家學術發展的傷害。潘震澤教授為文試圖分析為何缺少周教授所期待的領袖。如果真是學界的領袖,當然獲得諮詢,或者直接參與政策的制訂與預算的分配,對於這一波痛楚又怎會有切身感受。其他有著切膚刮骨之痛者多和筆者一樣,是分散無連結的學術個體,缺乏發聲管道,又怕被標記,影響往後前途。當知道屢獲傑出獎的同道遭遇和筆者一樣,還有許多優秀的資深朋友同時遭難,情況比筆者還嚴重,絕不止季劉兩位教授所說的年輕人員受害而已。這才驚覺這不僅個人的遭遇,而是關連到學術環境崩潰的國家大事。這一波震盪勢必拆解學界無數研究組合,阻斷了廣大的研究動能。

好比冷水煮青蛙,這時候才跳起來,只怕有些晚了,政府各單位研究資源的轉向不是始於今日,今日報導大學也要開門接納產學雙棲的教師了。著重產業立即利益的研究早就籠罩著各部會,國科會何獨能免?向立委爭預算時,恐怕還得抬出這些產學研究的成果呢!不求基礎的堅實,而追逐表面的風華、短期的利益,這種意念早就貫穿各部會,甚至貫穿著整個學界。

筆者不瞭解傳說中的大政策、大國家計畫對於國家學術發展有何助益。大學裡的研究者多似筆者一樣,專注於一個小小的主題,經過多年辛勤方能累積了學術的聲望,對於大學的教育而言,才能豎起身教的模範。縱然有餘力兼顧其他政策性的計畫,也會主次分明,不會以自我的研究主軸為代價的。筆者不知道這些大計畫由哪些英雄豪傑主持?是個人的主計畫還是次要計畫?在這一波震撼中,私大教師受傷猷重。

中研院有龐大的內部資源,可以增加研究員的報酬,提供優質的空間設備和內部計畫,可以用高出大學的津貼招聘研究人力。國立大學有相對優質的研究生人力,教授的授課鐘點相對較少,獲得五年五百億的學校更有額外的研究資源補助。私立大學的教師實際授課鐘點多,研究生的人力資源不穩定。這些公私立教育或研究單位都同時競爭國科會的研究資源,立足點本就不可能公平,對於同儕審查計畫的方式,又不可能給私立大學教師每人一雙「矮子樂」,給中研院研究員一雙平底鞋,使大家立足點公平些。

為了修補私立大學的立足點不平,政府又生出許多政策,例如:補助私立大學研究優秀教師調薪、補助私立大學研究提升案等。今年觀察,顯然地這些政策的落實又挖去獨立教師的研究資源,讓私大擔負了惡名!對私大的夥伴而言,唯有教學和研究上的成就聊堪告慰,如果只重視區區的津貼,何不去當名嘴、作家、兼課或做其它的副業,又何必在弱勢的私大環境中還得持續地接受研究壓力的煎熬。給私立大學一兩個群體研究案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商榷的例子,其目的是要協助各私大發展出研究特色,如果各校內部沒有龐大的資源投入,光依賴國科會三五個小計畫案的補助,要在綜合型的私大發展研究特色談何容易。實務上這些計畫群需要由資深人員領導,而前述討論可知資深研究人員一定已經發展出主次不同的研究課題,如果這些方案不是來自額外的預算,而是挖自現有的獨立研究資源,勢必又會造成排擠效果。

身為私立大學一份子,政府為私大考量,理應感謝,不過造成私大不公平的經營環境的是教育部,不是國科會。教育部要求校地和樓板面積、生師比例、建校基金,還限制招生名額,不讓捐款如國立大學一樣全額抵稅,使得各校的預算幾乎全數依賴學生學雜費的收入,卻又鎖死學雜費額度,每年補助約一成的校務預算,還得三不五時接受各種評鑑,幾乎接受教育部全盤的控管。在這樣窮迫的環境下經營好教學面已經不容易了,遑論大手筆地去改善研究的環境。教育部不思在根本上鬆解私大的經營桎俈,或擴大這些政策性的補助,反而將問題丟給比較不相關的國科會。

基礎研究環境好比廣大的草原,看之平平無奇,它卻永續供應著許多家畜生長所需,如果竭盡資源,反而把大片草原變成荒漠,無堅實的學界環境做為後盾,那一兩處小綠洲又怎能永續發展!又怎能應付後續的環境變遷!這也是淺顯的生物多樣性道理。

後記:原本寫好的網誌文章《環境的崩壞,重建艱難》,太長了,好像不適合網誌的閱讀形態,故而刪節成上述比較短小的版本。

出處: 研究環境崩壞,私大教師重傷 - 從外雙溪看世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wonghc70/5582083#ixzz1b1DVtYJm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2/131/2wq0j.html
此連結無效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今年6月底,國科會研究計畫獎助結果出爐,計畫通過率從40%下降到30%,核准3年期計畫的比例也掉到歷史新低。多名學者質疑國科會審查機制缺乏專業且不夠透明化,要求與國科會直接對話,更擔心成立科技部後會壓迫學者研究經費。

國科會矢口否認核定通過率降低,而是申請件數大幅增加的所致,明年國家科技預算應會增加。學者認為國科會答非所問,雙方並無共識,立委要求國科會將審核機制與經費運用公開化。

今年國科會研究計畫核定率與經費授質疑大幅降低,學者陸續在媒體上投書質疑計畫審核機制,並到監察院陳情。11日立委蔣乃辛召開「國科會研究型計畫補助款分配與審核機制檢討」公聽會,學者們希望國科會增加學術研究預算,並公開審查機制。

低經費衝擊研究發展

▲「國科會研究型計畫補助款分配與審核機制檢討」公聽會,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劉仁沛表示計畫申請跟審查過程應該公開透明化,而且國家型計畫不該擠壓到個人型計畫,才可使研究經費不至於過度集中。(圖文/楊萬雲)

台大農藝學系教授劉仁沛指出,今年國科會研究計畫,申請核定率大幅降低,核定經費年限縮短,將衝擊研究經費的永續發展,也影響研究生獎助學金。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季瑋珠分析國科會網站公布資料,99年計畫核定加執行的金額有213.9億,100年則降為188.5億;至於核定加執行的件數從2萬546件降為1萬9,289件,她不解兩年間為何會有30億元的龐大缺口,足足減少20%的金額,究竟錢花到哪裡?

劉仁沛進一步指出,日前要求國科會提出歷年主持人計畫金額分佈,卻遲遲不見數據。近來觀察國科會網站發現,這兩天審核資料多一件,卻差4百餘萬。

劉仁沛不滿地說,研究計畫8月就要執行,國科會7月還再調整,簡直在玩數字遊戲,狀況十分異常。

季瑋珠指出,日前國科會回覆學者,總經費沒有縮減,如果有是金融海嘯和莫拉克風災的影響;此外,總核定率沒有降低,如果有,是當年(99年)申請略微降低,因為預核案佔據經費,及申請人數眾多所致。主委李羅權還回信,今年的核定率已經高過53.9%,加上申覆案,核定率會和過去一樣高,但卻未提出證據。

就國科會的資料來看,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授授周成功指出,支持科技發展基金預算並沒有減少,但回到學術處來看,支持大學自由型基礎研究經費減少,顯示國科會施政方向並不支持自由型計畫。

缺乏後續考核機制

國科會計畫審核機制並不嚴謹,周成功透露,曾有一個以中央研究院院長為名的計畫,總經費為7千7百萬,計畫通過後,3年研究結束,卻尚未公開報告,他認為,國科會本應以長期支援大學教育研究做為人才培育為前提的單位,但研究後續的追蹤考核機制卻不復在,豈不是浪費國家經費。台大醫管所副教鍾國彪也認為,國科會動輒千萬的計劃,應該審慎檢視研究貢獻,提供退場機制。

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金傳春建議,國家重大研究上,國科會應主動尋求經濟部或國防部做跨步會得合作,而非被動申請經費,否則人才培育與國家整體研究展,根本無法完整發揮。

國科會副主委陳正宏回應,國科會科技預算在99年度已達到高峰,過去5年預算都有逐年成長,今年雖然零成長,但不影響其他學術經費補助,博士後研究補助名額並未降低,而是申請經費大幅增加的關係。陳正宏認為,國科會已盡最大努力捍衛科技預算,目前已將增加預算的意見轉達給行政院,明年國家科技預算應有正向成長,至於經費規劃,他歡迎有疑惑的學者到國科會查詢,經費都是公開透明。

▲多位學者11日在立法院舉辦「國科會研究型計畫補助款分配與審核機制檢討」公聽會,希望國科會增加學術研究預算,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季瑋珠表示,國科會研究計畫的經費大幅縮減,嚴重衝擊學術研究的未來。(圖文/楊萬雲)

季瑋珠感慨,國科會對於30億的缺口始終避重就輕,希望國科會要主動提出透明的計畫審核機制的證明,對納稅的全民負責,而非繼續逃避問題。學者與立委將繼續要求國科會給大眾清楚交待。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560760/IssueID/20110729 
今年的大學博覽會,在少子化壓力下,大學紛祭出銀彈搶人,某國立的外島大學生不逢時,首度招生就以送每位新生一台筆記型電腦等方式,砸6500萬元吸引新生跨海就讀,創下國內獎學金總額最高紀錄。連以前擠破頭的私大醫學系都要祭出高額獎金,吸引菁英學生投靠。

人一生病一定不舒服,馬上要看醫生,否則拖愈久愈嚴重,所謂的不可諱疾忌醫。從各校這種充滿銅臭味的砸錢方式來看,台灣的高等教育絕對是生病了,病人(各大學)也都知道自己病得很嚴重,但唯一的醫生(教育部)卻不知如何或不想醫治,只能讓上帝決定一切。
事實很清楚,民國87年出生人口僅26萬多人,現在大學和技術學院每年新生名額約31萬多人,民國105年這些人將進大學,即使每個人都去念也少5萬人,何況頂多只有約70%的人會進入高等教育,情況明顯不妙。民國105年1月要選總統,未來的總統候選人準備好面對這場完美風暴了嗎?
今年首度開放陸生在三限六不下成效不彰,擴大招收外國學生僅有頂尖大學才收得到人,所以列入後段班的很多大學都在ㄔㄨㄚˋ著等,但政府如果沒有明確的辦法和配套,這些學校如何引刀自宮,自行退場。
某雜誌引述教育部長的話說「我們的大學退場機制,備而不用!」事實上現在只有《大學法》,專門的大專院校退場辦法尚未通過,是連「備」的階段都還達不到。一位校長私下對吳清基的政策宣示表示理解,因沒幾個教育部長願背上「在我任內關掉幾所大學」的惡名,影響日後仕途。其實這位校長錯了,願意關掉大學的部長絕對會留名青史,會被稱之為最有guts的部長。

不願意自行退場

大學為何不願自行退場,因為公立的反正有國家撐著,私立的退場完全沒任何誘因。對董事會而言,退場就要清算,很多大學已負債累累;即使財務還可以的學校,清算後剩餘(資金和土地房產等)皆須充公,所以目前這種退場制度有誰會願自行退場?最後絕對是爛攤子,賴給政府處理。
讓很多該走的大學撐著其實是害了很多學生,這些學校未來即將不存在,老師豈能安心教學?學校又如何有長遠的教學和研究的投資和規劃?但還是每年拚命收學生,施以低等的高等教育,這樣是不是誤了很多學生和騙了很多交學費的家長?
大學已經病危,但有良心、有良知的醫生何在?

作者為東華大學副校長

http://www.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tw.news.yahoo.com%2Farticle%2Furl%2Fd%2Fa%2F110815%2F2%2F2ww6u.html&h=iAQAvvmH6AQARmd-zkcHo961Zpa8ryTMRFCtg1XtUCX-jZA
此連結無效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5/1/2wwtf.html
此連結無效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902/4/2xzuo.html
此連結無效

工商時報【記者崔慈悌/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昨天表示,鄰近各國為延攬人才投注的資源,讓他感覺驚心動魄。台灣仍存有保護主義心態,未來政策上有必要做一些調整,在保護本土產業與勞工之餘,將制訂更細緻的政策留住與延攬更多創新人才。

馬英九昨天接見行政院科技顧問代表-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中心卡爾森博士等人。卡爾森日前參加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發表演說,提到台灣與美國最大的危機就是把人才趕出去,台美有人才流失危機,但兩國延攬人才政策並不是非常有效,因而提出許多改善建議與呼籲。

馬英九表示,中研院已結合國內產官學界提出「人才宣言」,希望台灣提供更多機會與資源以延攬並留住人才,因為現在全世界都在爭取人才,3年多來,台灣雖已積極開放,但仍然不夠,「在別人愈來愈快的情況下,我們要急起直追,不能再磋跎」。

針對卡爾森博士指稱鄰近的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以色列等地,在爭取人才方面所投入的人力與物力都遠超過我國,馬英九表示,這些國家為延攬人才投注的資源,讓他感覺驚心動魄。

但是部分國內產業與人才仍有保護主義思維,不願意開得很大,深怕搶掉我們的工作機會,或是使我們的產品受到傷害。「這些考慮都很正當。不過,在面對全球競爭時,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更精緻、更細膩的政策,在不影響產業跟就業情況下,研擬能留住並引進創新人才的策略,這也是未來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馬英九認為,接下來的2、30年是創新的競爭,而人才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單憑高薪並不足以吸引優秀人才,而必須另外創造適當的環境,才能有效延攬人才」。

台灣在提高創新效率方面已有相當成果,不過馬英九指出,下階段必須要思考如何增加附加價值,讓台灣的創新發展在世界更加發光發熱。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5/115/2wx30.html
此連結無效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綜合報導】中研院昨天發布《人才宣言》,呼籲各界重視台灣已成高階人力「淨輸出國」的現象。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三受訪時表示,薪資是吸引人才的關鍵,台灣不應不顧國際趨勢、故步自封。前教育部顧問周逸衡也指出,台灣應逐步落實差異化薪資,才能吸引國內外人才。對此,總統府受訪時表示,已指示行政院規畫人才培育政策,避免人才外流。

由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發起,邀集各界產學界領袖如台大校長李嗣涔、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等發表的《人才宣言》指出,臺灣已成高階人力的「淨輸出國」,翁啟惠擔心政府若再提不出有效政策延攬及留住人才,則臺灣累積多年的產業與學術競爭力將逐步流失,並衝擊國家整體的競爭優勢。

宣言表示,國籍法要求來台工作的外籍人士須放棄自身國籍,才能取得我國公民資格,造成國外人才卻步,且國內不問國際市場的薪資水準、人才的實質貢獻,一昧將高薪者視為肥貓,或主張「薪酬不得超過部長」,導致延攬人才出現困境,此外,對於國內僑生的就業門檻也訂的相當高,如薪資不滿4萬9千元即不得留在國內就業,導致僑生在國內就業的意願低落。

對此,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今天表示,馬總統相當重視人才流失問題,已指示行政院規畫人才培育、晉用、留用及吸引境外優質人才來台工作的政策,且去年10月間也已指示相關單位研究台灣人才赤字問題,以因應國內少子化、國外又強力競相吸引國內人才的嚴峻挑戰。

林建三受訪時則強調,薪資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他表示,目前國際上的高階薪資與低階薪資差額可達60倍以上,但國內因社會主義及民粹盛行,導致高階與低階薪資最高只能差13倍,超過13倍就會被視為肥貓,他認為,若不改善此觀念,則高階人才會持續外流。

此外,林建三也表示,台灣在雇用人才時明顯表現出崇洋心理,但實際制度上卻又貶抑國際潮流,他認為,台灣應去除國籍與人力保護主義,以國際薪資標準為國內的待遇基礎,去除齊頭式平等的觀念,如取消打肥貓政策,讓高階人才的薪資與國際接軌,才能和他國競爭人才。

周逸衡受訪時則指出,國內目前已逐漸落實差異化薪資,如國科會、中研院等,都讓高階人才擁有較高薪資,但距離全面落實仍需時間,也須考量國家財政負擔。他表示,應先改革國內法制,讓企業在雇用人才時不必再經重重關卡。此外,也可仿效美國,讓僑生畢業後在台實習,給予僑生更多誘因留在國內就業,讓企業有機會雇用更多人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taparticle 的頭像
    betaparticle

    betaparticle的部落格

    betaparti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