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在為政第二說: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身為30歲到40歲之間的我,不太確定「立」是立什麼,「不惑」又是不惑什麼。隨著新聞雜誌標題及內容,看得我心荒荒的。「我滿意我的現在嗎?」「我追求的是我要的嗎?」「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按古人的解釋是:

「三十而立。」皇《疏》:「立,謂所學經業成立也。」劉氏《正義》:「立,謂學立。」自十五歲,志于學,至三十歲,所學已成立。也就是學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搖動。

「四十而不惑。」孔安國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樹德《論語集釋》,引黃式三《論語後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於立之後者,何也。夫子曰,可與立,未可與權。立,守經也。不惑,達權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權,無可,無不可。「立」,則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權變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把上面翻譯成白話文,簡單的來說:

「立」,就是專業很夠,已經知道什麼是可以的、什麼是不可以的。所學要精才能知道什麼事情辦得到,什麼事情辦不到。所以,該做的事情就該做,不該做的事情就不能做。「三十而立」就是三十歲的時候,已經學有專精了。就算別人唬弄,絕對不移所想。

「不惑」,簡單言之是不疑惑。孔安國也這麼說。但,古人也覺得奇怪,如果,已經「立」了,學有專精,怎麼可能還會疑惑呢?不惑怎麼會在立之後?因為不惑,才能非常確定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又為何要再花十年才能不惑呢?於是《論語後案》裡說,「立」,是按照規則、規矩、道理,硬梆梆地遵守,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惑」,則是權衡世務,通權達變,無可,無不可,遇到這類事情也不會困擾、困惑。

這樣講好像有通,這道理同樣也常有人這麼說,「年輕的時候,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過些時候,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再更老成些,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孔子自己,也要到50歲才能又回到「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地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taparticle 的頭像
    betaparticle

    betaparticle的部落格

    betaparti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